现在家电行业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行业。目前,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家电品牌只有几十个,其中综合品牌不超过10个。目前,中国家用电器品牌数以千计,与国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国内家电市场的品牌分散度可想而知,厨房电器市场也是如此。根据潘博睿咨询的线下零售监测数据,厨房电器行业有200多个品牌,TOP5品牌的零售额约占75%,说明国内各大家电市场集中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这与家电市场品牌众多的事实明显矛盾。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家电厂商为了开拓市场,降低成本,会将售后服务外包出去。其实消费者很难知道是外包还是直销。这种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付出了大量的“浪费钱”。
2019年5月16日,“修哪儿”2019品牌发布会在京举行。此次发布会修哪儿提出用“金融+科技”的模式去解决家电行业的维修相关问题,同时推出了“家电无忧卡”模式,提出家用电器在保险期内可享受免费的家用电器故障维修服务,由保险公司承保,将8件家用电器打包成一个类似保险的产品,零售价为365元/张,可在一年期类享受无忧会员服务。
但这种看似改变家电维修市场格局的模式,真的能大获成功吗?众所周知,早在十年前,中国家电售后服务的公司化和市场化运作就开始向前推进。比如海信赛维、长虹快意点、TCL非常家园等。都是家电企业推广售后服务业务的企业运营的例子。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家电行业从增量市场进入股市竞争阶段,服务被包括苏宁、国美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和渠道提供商视为收入和利润的新增长点。但每个品牌都把用户看作是未来可以增值的资源,因此用户资源很难开放和共享,知名企业之间更难整合服务资源,所以至今没有明显的突破。这种模式的提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家电企业的利益,不会让其规模发展。其次,面对如此巨大的家电维修市场,单靠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能否改变局面?显然不可能,这涉及到家电行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于消费者的服务体现,保险公司承担相关费用,但包括零配件在内的维修服务可能并不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愿意选择安全性能更好的原厂配件,原厂配件的相关厂家会愿意配合“去哪里修”吗?这也是这个模型最大的BUG,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一个企业的基础。
潘博瑞咨询认为,打破市场环境的局限是一条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道路,刷新市场固化模式,为消费者考虑更多,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去哪里修”新模式的提出,可能会对行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如果不能从用户的角度解决问题,长远来看必然无法发展。当然,我们也希望家电维修的混乱局面能够得到改善,这可能需要更多企业的共同努力,未来能够发展成为健康、透明、面向用户的行业局面。